思力网评:如何看待不同的文明

2021-01-09 作者:思力 来源:求是网

思力网评:如何看待不同的文明

  2019年5月15日至22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亚洲文化嘉年华和丰富多彩的亚洲文明周活动。图为5月18日,作为“亚洲文化展演”参演剧目,上海民族乐团演员与奥西波夫俄罗斯民族乐团演员共同演奏《相遇》。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2019年5月15日,一场丰富多彩的文明盛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商文明发展之道,共话合作共赢大计,共绘人类美好未来。这次大会为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平台。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共同构成了绚烂多彩的人类文明图谱。如何看待不同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是冲突还是对话、是对抗还是合作,一直是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在这个问题上,个别人总是别有用心地鼓噪所谓“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甚至将其作为制造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的借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交往共处面临的突出问题,站在推动世界文明和谐共存、人类和平共处的高度,鲜明地阐述了中国的文明观,向世界描绘出一幅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与共的美好图景。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篇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等几个方面再次深刻阐发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立场、中国主张: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

  “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文明的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那种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天下,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思力谈人类命运共同体系列网评:

  思力网评: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

  思力网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思力网评: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思力网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思力网评: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

标签 - 文明,多样,平等,包容
网站编辑 - 韩辰
评论 登录新浪微博 @求是 发表评论。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