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表扬了10个城市

2019年12月18日 13:06:12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吴晓迪

  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发展优势不断增强,杭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发展势头较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笔记君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先后7次提到“城市群”,并鲜明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国有哪些重要的城市群?又该如何理解和定位城市群?笔记君带大家一起学习!

  [“十三五”规划纲要] 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新华社发

  

现代区域经济格局的标志性形态

  在现代区域经济格局中,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能力强、空间效率高、规模效应明显,是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

  今天,全球已经有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2/3。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18年已达到59.58%,并仍在以年均1%左右的速度增长。

  在城市人口和数量增长的同时,城市在空间形态和结构上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城市群的出现和发展。中心城市不断产生扩散效应,带动周边若干规模大小不等的城市和市郊地区组成城市群,使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集聚,这是现代区域经济格局的标志性形态

  城市群是实现区域合作、优势互补、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圈发展看,超大城市周边都会有一批布局合理、层次鲜明、功能互补、规模适度的重要节点城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等大城市以及200多个市镇,以全美国2%的土地,居住了17%的人口,创造了20%的GDP;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从东京湾的千叶开始,经东京、名古屋、大阪到北九州的长崎,以全日本9%的土地,居住了53%的人口,创造了60%的GDP。

  这些发达经济体尽管人口城市化水平已基本稳定,但人口和经济活动仍在继续向以少数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地区集聚。

  这些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世界级城市群,它们的规模经济效应已开始显现,基础设施密度和网络化程度全面提升,创新要素快速集聚,地区人口特别是年轻人净流入,新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其以占全国1/26的地域面积,居住了1/6的常住人口,创造了1/4的经济总量,年研发经费支出、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占到了全国的1/3、37%和39%,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今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规划纲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清晰标注了长三角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加快建设发展19个城市群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发展19个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山西中部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

  这些城市群都分布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像东北、中原、长江中游、成渝等地区各有1亿人口,完全有条件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大市场,成为带动发展的新空间

  然而要注意的是,加快发展城市群不能都建成“一个模样”,更不能“一哄而上”,必须做好空间规划顶层设计,有序推进,避免盲目性。各个城市群发展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

  比如在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地区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治好“大城市病”;长三角地区重在朝一体化方向发展,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珠三角地区重在与港澳地区规则相互衔接,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

  未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将承载我国80%左右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是推动创新和增长的主要空间载体。

  抓住了城市群,也就抓住了统筹区域发展的“牛鼻子”。

  推荐阅读:

  习近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求是》编辑部:新时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指导

 

  参考:新华社、《求是》、新华网 来源:求是网

  制作:韩辰 策划:吴晓迪 韩辰 李丹华

  审核:宋维强 监制:马建辉

 

标签 - 区域,城市群,高质量
网站编辑 - 韩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