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总书记的非常妙喻

2020年05月28日 19:36:58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曾嘉雯

  2020年全国两会,是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的重要时刻召开的,承载着万众期待,肩负着重大使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金扁担”“希望的田野上”等生动鲜活的比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我们一起回顾全国两会上总书记的几个比喻,共同体会妙喻背后的治国理政大方略

金扁担

  ★ 谈乡村振兴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深情回忆起自己当年在陕北黄土地上与老百姓对话的一个小故事。“我那时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日子算幸福生活?他们讲了几个心愿。”

  “第一个目标是希望不再要饭,能吃饱肚子。别管吃什么,半年糠菜半年粮也好。再进一步,当地的土话叫吃‘净颗子’,就是能吃上纯高粱米、玉米面。第三个目标,他们认为那就高不可攀了,‘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说是‘下辈子的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接着说:“这些我们都一一实现了。我当时和乡亲们说,你们再努力想想呢,将来还想到什么境界。他们说,那就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

  “我想这个目标也在实现中。‘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5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总书记将农业现代化喻为“金扁担”,畅谈老百姓对好日子的憧憬。那么,农业农村现代化究竟有多重要?

  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强调了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来推进。

  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为解决好吃饭问题,我们花了很大精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在,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超过6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7%,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农产品供给极大丰富。相比较而言,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差距相当大。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

希望的田野上

  ★ 谈民营企业发展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民营企业在中国这个希望的田野上,开始确实是一片荒芜。但是到今天,民营企业发展到如此之规模,起到当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此之贡献,确实是很了不起的。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去克服困难。”

  5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总书记以希望的田野上为喻,谈民营企业一路走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始终牵挂于心

  2020年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债务偿还、资金周转和扩大融资等迫切问题,创新完善金融支持方式,为防疫重点地区单列信贷规模,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专项信贷额度。要调整完善企业还款付息安排,加大贷款展期、续贷力度,适当减免小微企业贷款利息,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

  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宁波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在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园区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并同园区管理人员、中小企业负责人代表、外地返浙员工代表等亲切交流,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各类企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党中央高度重视,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随着疫情形势发展变化还将及时进行完善。党中央特别考虑到了中小企业,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广大中小企业要发扬企业家精神,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努力战胜疫情挑战。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

  ★ 谈疫情防控

  2020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聚集性疫情仍然存在,湖北有时还出现散发零星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每天还有新增。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5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总书记以“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比喻如果不留意小的疏忽就有可能酿成大错,指出目前仍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个月内曾多次强调:

  2020年5月8日在中共中央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抓紧做好各项工作,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复学,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在山西考察时,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国内疫情反弹的风险始终存在。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坚决防止疫情新燃点,决不能前功尽弃。”

  2020年5月22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用过哪些妙喻?让我们一起再来梳理一下:

  绣花

  强调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扶贫。

  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用到“绣花”这一比喻:

  3月5日在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总书记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精细化管理,必须适应城市发展。

  3月8日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总书记强调,当前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方向盘、安全带

  强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17年3月8日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准则》、《条例》,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激浊扬清,扶正祛邪,自觉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履职尽责、作出贡献。

  石榴籽

  强调珍视民族团结。

  2017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眼睛、生命

  强调重视民族团结和生态环保。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手榴弹炸跳蚤

  强调精准扶贫。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坚持精准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

  盆景

  强调多干实事。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

  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强调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

  加减乘除

  强调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

  稻草人

  强调严明纪律。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生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政治纪律,多少纪律,问题是执行得不好,有些人觉得纪律是“稻草人”,不在乎,现在就是要严明纪律。

  腾笼换鸟

  强调促进结构调整。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广东团代表一起讨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问题时,用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八个字。

  (综合自:《求是》、新华网、人民网)

 

  策划编制:曾嘉雯

  审核:李文阁 闫玉清

  监制:李达

标签 - 两会,比喻,治国理政
网站编辑 - 曾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