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打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

2021年06月26日 21:16:04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笔记君

  2021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领导同志来到这里,参观展览,重温入党誓词。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殿堂”;

  这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第一次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这座展馆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批准建设的,这次党史展也是在总书记亲自关心下举办的。

  这是一座展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的精神殿堂,一个中国共产党人接受教育洗礼的精神家园。

  今天,笔记君就来到了现场,参观这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

  中新社发 赵雅丹/摄

  走上18级台阶,迈进镌刻着向阳花的铜质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序厅中央气势磅礴的《长城颂》主题漆画,脚下是来自夹金山的红色花岗岩。

  《长城颂》主题漆画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步入展厅,精心布置的展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展出了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一串串光耀青史的名字、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徜徉其中仿佛置身一段段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精神为之振奋,思想得到启迪,心灵受到洗礼。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一)不懈奋斗的一百年

  中共一大会址复原场景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1921年,从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发生了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展览以场景再现的方式,带领观众“穿越”到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精神之基、精神之本。

  正是对这一精神的坚守与践行、光大与发扬,让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间奇迹,“敢教日月换新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和塑造着世界。

  开国大典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虽然历经风雨,但国旗依然鲜艳,岁月磨不掉她承载的那个光辉时刻的记忆。这面国旗由5幅红绸拼接轧制而成,5颗黄星由黄缎制成。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星红旗图案设计者曾联松曾这样介绍说,每一颗小五星的中心点都通过自己的一个星尖同大五星的中心点连成一线,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领导和组织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党,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党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左下)。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右下)。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在全党全社会展开,这场深刻而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上方是邓小平同志为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10周年题词。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1978年12月,北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部分批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北京,党的十八大召开。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人构筑起自己的精神谱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二)不怕牺牲的一百年

  “这就是‘歪把子’。”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指着一件抗日战争时期的机枪展品,深有感触地说,“日本人先用迫击炮、山炮打一通,然后用‘歪把子’‘三八式’冲锋。那时咱们和他们拼刺刀,伤亡比都是三比一、四比一。武器不行,牺牲很大。”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展览通过遗物、书信等,展现了他们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光辉英雄形象。他们的名字永垂青史,他们的精神光耀华夏,激励着后人坚定理想、筑牢信念、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这是一个绞刑架,是新中国文物部门接管的第一件文物,编号0001号。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壮烈牺牲在这个刑具下。他曾说,“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他用自己的生命,激励着后来的共产党人坚定革命理想,前赴后继,走向胜利。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是赵一曼同志在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她在抗日斗争中不幸被捕,1936年8月2日英勇就义。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颁发的纪念章、奖章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邱少云同志牺牲后残留的棉衣碎片。1952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打响。邱少云所在营利用黑夜作掩护,潜伏在一片开阔草丛中,准备第二天黄昏向敌阵地发起冲击。第二天中午,美军发射的燃烧弹落在了邱少云的潜伏点附近,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为了不暴露目标,他放弃自救,任凭烈火烧身,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邱少云用年轻的生命,兑现了他入党志愿书中“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誓言。习近平总书记赞扬邱少云为“严守纪律、勇于牺牲的战斗英雄”。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雷锋同志的军装、挎包、袜子。1962年8月,年仅22岁的解放军战士雷锋不幸因公殉职。1963年2月,雷锋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毛泽东同志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要求全党全军“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此,以雷锋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就一代代传承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的英模人物:黄大发、黄文秀、高德荣、李保国。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刘智明同志生前的党员学习笔记。刘智明同志生前系武汉市武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2020年2月18日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三)理论探索的一百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雕像;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第四笔记本手稿。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展览中有马克思的两份亲笔手稿,一份是马克思在1845年旅居布鲁塞尔期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手稿;还有一份是马克思为法文版《资本论》出版等事致出版人莫里斯·拉沙特尔的6封信。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时,得知手稿都是近年来有关部门多方收集到的原件,曾感慨道:“那很珍贵。”

  《布鲁塞尔笔记》中的第四笔记本手稿,主要摘录了斯托奇、平托、柴尔德等经济学家的著作。在手稿尾部,写有1861年至1863年间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数学算式和家庭账目笔记。

  马克思的手稿,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读懂这些展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

  展柜中的陈列:毛泽东同志在延安《解放》周刊上为《论持久战》发表的题词;上海出版的英文杂志Candid Comment 从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连载发表了《论持久战》,成为《论持久战》的首次英译版本;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部分《论持久战》版本;周恩来同志等著《怎样进行持久抗战》。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内撰写《论持久战》。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他深入批驳了当时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等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是邓小平同志亲拟的讲话提纲。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这份邓小平同志亲笔拟出的“讲话提纲”,原件是用铅笔写在16开白纸上的,共3页,约500字,列出了7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页纸的左侧还补充了一条“对会议的评价”,并画了一条箭头线,意思是将这一条排在最前面。作为不可移动或因容易受损不宜移动的一级文物,这份提纲以复制件形式展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是解放思想、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左图为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右图为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新华社发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深入思考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逐步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3年8月底9月初,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时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锻造的,又在指导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彰显出磅礴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今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正愈发彰显出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大踏步迈进新征程。

  (四)为民造福的一百年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左为1928年红军打土豪缴获的、分给井冈山村民的一罐食盐;右为小井红军医院用的药臼。 求是记者 张淑虹/摄

  小小的一罐食盐,是中国共产党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见证。我们党的一百年,是为民造福的一百年。从“打土豪、分田地”、干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后全面恢复经济,从农村改革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始终紧紧与人民在一起,带领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历经风雨彩虹、初心从未褪色。

  展柜中陈列的是:1928年底颁布的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同志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苏维埃政府给农民的土地分配证、分田证、耕田证等。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这是1931年1月,江西永新四区北田村农民贺页朵写的入党誓言。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与人民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生死相依的鱼水深情。

  左图为20世纪70、80年代有关“穿”的购物票证,右图为展览中复原的具有“年代感”的生活场景。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糕点包装纸、玻璃汽水瓶、铁皮饼干盒、搪瓷缸、缝纫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过程中,曾指着一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笑着说:“这些东西现在都算文物了吧?”

  的确,中国人民凭票购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人民生活日新月异。中国每一座城市、每一处乡村、每一个家庭都发生着巨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逐步实现。

  复兴号列车展示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五)自身建设的一百年

  图中上面的票据是,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省兰考县时在焦裕禄干部学院缴纳伙食费的票据;下面的单子是,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招待所用餐时的点菜单,“红烧土鸡块、阜平烩菜、五花肉炒蒜苔、拍蒜茼蒿、冬瓜丸子汤”,都是普通的家常菜。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当作我们党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正是有了这个法宝,我们党才能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政治要求,改革和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增强了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为确保节假日风清气正下发的一系列通知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或修订的党内法规 求是记者 刘名美/摄

  6月18日参观时,走到中央八项规定展板前,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现在这里面的8条,精简会议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做得都不错,还是要反复讲、反复抓……”“八项规定要一以贯之。”他坚定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面貌焕然一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时刻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保持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生动展现了我们党百年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党的百年历史,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看这个展览,还要下点功夫。就算走马观花走一走,也得一个多小时。仔细看一看,温故而知新,还是很有启发教育意义的。我们学党史,到这里来学一学,很好。”

  

  

  采写:求是记者 刘名美   编制:韩辰  审核:宋维强  监制:罗素英

标签 - 中国共产党历史纪念馆,共产党人,精神殿堂
网站编辑 - 韩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