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及其深远意义

2019年01月04日 14:51:05
来源: 重庆日报 作者: 刘富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转折之所以伟大,就在于这次全会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果断地决定从1979年起把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作出的这项决策,解决了1957年以来没有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会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全会强调,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全会坚持实事求是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全面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由此,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之所以深远,就在于这次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严重束缚,开始了系统的拨乱反正,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经过这次全会,邓小平实际上成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改革开放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到全体人民。我们党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坚定地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集体智慧,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不断开创党的事业的新局面,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使党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从此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思路更加清晰、步伐更加坚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政党,是敢于面对现实、善于自我革新、勇于担当重任的政党。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牢记“为人民谋福利,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继续发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标签 -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伟大转折,伟大功绩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