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体系

2019年01月30日 11:45:49
来源: 宁夏日报 作者: 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重大判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基本特征。

  政治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不断夯实筑牢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建党98年来,我们党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能不能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能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时代需求?是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解决“时代之问”、人民所需,不仅要靠发展,更要靠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不仅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突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无疑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正确抉择。

  理论逻辑:科学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重大判断,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解决我国经济“怎么看”、发展经济“干什么”、做好工作“怎么办”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生产能力、消费需求、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发生趋势性变化,经济发展呈现增长速度由超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转向中高端水平、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特征。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审时度势地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深刻总结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规律,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为做好经济工作廓清了认识迷雾、凝聚了思想共识。从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创新理论提出的时间看,许多新理念、新论断、新战略、新举措都是基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个重大判断作出的。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来看,经济发展新常态强调,通过增长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推动增长转向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而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经济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可以说,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的逻辑起点,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个思想从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七个坚持”,就如何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一个具有原创性、突破性、时代性的科学系统的经济思想体系,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引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之魂。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和重要遵循。与此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变局、新趋势,以新思路寻找新出路、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提出许多新战略、新举措,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政策体系,使经济发展动力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创业创新蓬勃兴起,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开始向中国质量转变,较好地实现了“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经济政策体系,既是高质量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基础,也是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杠杆”。

  实践逻辑:坚持以质量和效率为中心,跨越常规性和非常规性两大关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物质基础和动力支撑

  高质量发展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两大关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这样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容易,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实现,还必须要重视跨越两大关口。”必须要跨越非常规的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有的关口,特别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必须要跨越常规性的长期性的关口,也就是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第一个关口特别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口过不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失去前提条件;第二个关口过不去,提前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就会落空,甚至会影响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跨越关口,对高质量发展乃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要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不断推向更深更广领域,奋力跨越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关口。

  (执笔:蒋文龄)

标签 - 发展思想,逻辑起点,发展要求,逻辑体系,高质量
网站编辑 - 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