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2019年04月28日 09:21:20
来源: 广西日报 作者: 汤志华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委员时,对广大文艺和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包括“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在内的“四个坚持”要求。作为全社会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做的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培根铸魂工作。因此,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自觉成为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高地和价值标杆。

  新时代更需要好的道德文章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变革,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和思想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着思想和道德的作用力,不仅要为社会发展贡献思想和智慧,也通过自己的精神和价值观感染影响着大众。

  伟大变革需要伟大思想和伟大理论。古语云,“文章合为时而著”。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蕴含着丰富的逻辑规律、理论内涵和思想智慧,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其进行认真总结与提升,进而建构起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创新。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和高尚道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还应该有发达的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改良人心风俗,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这个思想引擎和磨合器,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挥精神家园的守望者、社会价值的风向标、道德航船的压舱石作用,以高尚道德感召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做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要工作,用明德引领社会风尚,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奋力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有大德才能有大学问

  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个人利益追求,还承担着应有的社会公共责任。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留给后世最重要的财富应该是用生命和人品写就的道德文章。这其中既包括学术研究的理论成果,也包括为人处世的行为风范和精神品格。

  从事哲学社会研究的人,都想做出对社会有益的真学问、大学问。然而,要做出真学问大学问,首先必须有正确的立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俗话说,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有大德者方可成大业。何谓大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做学术研究要为人民鼓与呼,始终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就是今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要求,也是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千百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正是始终坚守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传承着“心系家国天下,身传道德文章”的优良传统,秉持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国忧民情怀,牢记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续绝学”的崇高使命,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著书立说、以身布道,才能留下许多心系国家命运、思索民族未来、忧虑人民疾苦的千古文章,才支撑起了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坚强脊梁。

  传播真理、启迪思想,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和人民经过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国家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又怎能解读清楚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以及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如果没有“心系天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大我情怀,又怎能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中产生推动时代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成为一名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理论家和学问家,从而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飞跃?

  用明德引领社会风尚

  当前,受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学术的泡沫化、空洞化、私利化现象和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诸多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学术乃天下公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是求真求善求美的学问。我们理当自觉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首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学立场与价值追求。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学术理想;就要走出象牙塔,深入人民群众,虚心向人民学习,聚焦人民实践,汇聚人民智慧;就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事关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上来,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对人民关切的重大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就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学术研究成果。

  其次,以优良的学风净化社会道德风气。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是社会道德风气的重要度量衡。如果连科学研究都弄虚作假成风,那么整个社会风气的状况就可想而知。“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引领社会文明进步、提升社会道德风尚,乃是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自觉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做真善美的追求者、研究者和传播者,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特别是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学风,自觉恪守学术规范,树立良好学术道德,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学术腐败,坚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以优良的学风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三是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向社会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这既是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维护者、示范者,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以德促行、知行合一,大力弘扬崇德向善、追求真理、积极创新的学术品格和道德情操,以深厚的学识涵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筑牢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理论根基同时,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高峰,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作者: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标签 -
网站编辑 - 蒲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