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甘肃奏响“黄河首曲”新乐章

2019年10月28日 16:48:15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宋振峰 洪文泉 赵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今年8月,他在甘肃省视察期间,专门调研了黄河流域生态和经济发展。9月,在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亲自擘画治黄大计。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黄河首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生态项目,让“黄河首曲”重扬清波

  秋日的玛曲草原,碧空万里,一望无际,宛如一块绿色的地毯。星星点点的帐篷炊烟袅袅,悠闲自得的牛马或低头饮水、或奋蹄奔跑。

  这里是甘南州玛曲黄河首曲湿地。从巴颜喀拉山谷奔涌而出的母亲河,流经此处时,突然一个回弯,形成了秀美绝伦的“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之首曲景观。

  “秀美玛曲,源于河水”。蜿蜒流淌的黄河水在这里获得了充分的滋养。因此,玛曲被誉为“黄河之肾”“中华水塔”,是黄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

  可是,这个有着“天下黄河蓄水池”之称的水源补给区一度悄然缩小。

  自上世纪80年代起,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频繁等原因,玛曲境内数千泉眼干涸。28条黄河主要支流中,11条常年干涸。数百个湖泊水位明显下降,地表径流量和土壤含水量锐减。

  党中央高度关注甘南生态环境问题,启动了总投资44.5亿元的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从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到修建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再到建立生态保护支撑体系,一场前所未有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战已经打响。

  截至今年6月,这一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34亿元,超过规划总投资的八成。游牧民定居工程、牛羊育肥小区、草原鼠害治理、沙化草原综合治理等生态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为了保护母亲河,在甘南,“黄河项目”并不是独奏曲。一大批重点生态工程加入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中。随着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草原生态系统修复、生态公益林建设、湿地保护等工程的实施,甘南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正在逐年改善,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得以初步遏制。

  自2015年开始,借助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水利工程——甘肃黄河干流防洪治理工程,黄河玛曲段两岸垮塌的河道开始得以大面积治理。

  玛曲县欧拉乡欧强村村支书老道说,村里一大半牧民的草场都在黄河边。曾经,每年夏天,河水一上涨,草场都要垮塌5到10米。冬天,风一吹,这些垮塌的河岸还引起沙化。

  “现在,河岸修了护坡,再不怕黄河水对我们家园的冲刷了。”老道说。

  2015年以来,美丽的藏乡甘南,将全域无垃圾示范区创建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打了一场漂亮的“环境翻身仗”,包括黄河段在内的甘南的青山绿水大草原,视线所及再无垃圾。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甘南州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致君说,“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把黄河生态保护这篇大文章做好!”

  王致君说,现在,他们已经开始着手甘南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规划编制工作了……

  保护草原,让母亲河青春永驻

  在甘南藏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拔草的人个子长不高,弄脏河水的人眼睛会疼。

  甘南,总面积七成以上都是天然草原,有4084万亩。曾几何时,玛曲草原上牧草减产,鼠患猖獗,沙丘纵横……草原无力承担“不可承受之重”,大自然的惩罚相继出现。最严重的时候,玛曲黄河沿岸有长约200公里的沙丘起伏,牧草变得稀疏,毒杂草遍地开花。

  玛曲县河曲马场第五牧业生产队牧民才白对“沙患”刻骨铭心:自家的1000多亩牧场,多一半被沙化了。冬天刮起大风,卷起漫天黄沙,家里人连房门都不敢开。

  甘南每一片草原的荣与枯,都关乎着黄河之水的涨与落,更关乎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兴与衰。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近年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对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天然草原保护建设的力度,相继安排落实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了退牧还草、鼠害综合防治、沙化综合治理和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项目。

  经过多年治理,如今,玛曲草原重新焕发出新绿,流经玛曲的黄河也再次得到充沛的补给。

  从玛曲县城一路向南,就能到达黄河边的尼玛镇萨河村。

  阵阵秋风吹过,只见围栏牧场中的牧草迎风摇曳,河道两岸的草原却稍显单薄。走近了看,这些新长起来的草丛被各式各样的灌木丛悉心地保护着。

  “这些短草和灌木是近几年修复治理的成果。”玛曲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毛云飞说,这里的黄河河道两边,曾经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丘。

  治沙,靠的不只是勇气。一开始,玛曲照搬甘肃河西走廊的治沙模式,效果却并不明显。草原不同于戈壁,温度、湿度、海拔都有这里的特殊性。

  “照搬不行,我们就不断探索经验。”玛曲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项目负责人马建云说。一开始,他们种植的披碱草和灌木不耐寒,根系也比较浅,一到冬天常常连草带根一起被风吹跑。后来,在披碱草中混种燕麦,利用燕麦强大的根系保护草种,再在沙丘表面混铺黑土和牛羊粪增加稳定性。几年下来,玛曲探索出了一套颇具当地特色的治沙模式。

  一个个草方格压下去,一株株草木长出来……结合“黄河项目”的实施,牧民群众也主动参与到治沙中来。

  如今,玛曲五分之一的沙化草地得到了有效治理。从欧拉乡欧强村到河曲马场的黄河沿岸30多公里范围内,一路过去,几乎看不到大一点的沙丘了。

  “比起治沙,草原鼠患治理起来要难得多。”玛曲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项目负责人马建云说,一度猖獗的鼠害也是草场退化的一大原因。

  曾经,许多牧民的草场里布满了星星点点的鼠洞,地下鼠啃坏了牧草草根,导致牧草减产。地上鼠打起高高土包,翻挖的土壤随风扩散,形成的黑土滩像疤痕一样布满草原。

  “草原治鼠门道多着呢,地上鼠要靠生物毒素药杀,地下鼠则需要捕鼠设施捕杀。”在萨河村黄河沿岸的草原上,说起治鼠,技术人员唐训平头头是道。

  “人工治鼠只是短期手段,更长远还得靠生物防治。”马建云说。

  马建云所说的生物手段,其中一个主要措施就是“招鹰架”。翱翔天空的雄鹰,是鼠类的“天敌”。但飞临草原的雄鹰越来越少,又高旋在天空不肯下来。怎样让老鹰重返草原?

  老鹰喜欢登高望远。现在,依托草原治鼠项目,在玛曲草原,每500亩就竖起一座鹰架,专门用以引来山区的鹰驻留。每10个鹰架还要建起一座鹰巢,让雄鹰在草原地区繁衍生活。

  为了治理草原鼠患,当地相关部门还四处探寻良方。去年,玛曲县专门从外地引进了10只银狐放归草场用以灭鼠。甘南州还专门建起青藏高原鼠害天敌驯化繁育生态控鼠基地,积极探索无害化生物防治技术……

  草原得以休憩,生态有了好转。截至2018年底,甘南州中度以上退化草原比2004年减少了近三成,剩下2313万亩;全州草原平均草群高度增长了近一倍,鲜草产量提升了三成……

  转型发展,保一河清水东流

  “草原上的牛羊养得少,我们的日子就没法过。”过去,玛曲县河曲马场第五牧业生产队的牧民丹增久美觉得,依靠多养牛羊增加收入天经地义,无可置疑。

  然而,草原却有她所能承受的最大承载量。于是,牧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草层一年年低下去,沙层从草丛下悄悄地浮起来,不宜放牧的牧场一年年多起来。在草原生态恶化的那几年,河曲马场五队98户牧民一半的草场都发生了严重的沙化和鼠患。

  如今,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已成了草原儿女的共识。“不减畜,不保护,草不够吃,牛羊过不了春天!”马场五队党支部书记尕藏南正成了村里减畜的带头人。2016年他有300多头牛,而今,通过3年多时间,已经减到了160头。

  “政府出资为我们治理草场,现在还有了草原奖补,减少牛羊就能拿到补贴,国家给我们每年每户平均发1万多元。看护自家治理好的草场,还有单独的管护费用,国家对我们牧区实施的政策太好了!”丹增久美高兴地说。

  “现在甘南草原超载率只有0.95%,玛曲已经达到了草畜平衡。”甘南州林业草原局草原保护建设科负责人安小伟介绍道。

  草原要生态,牧民也不能“饿肚子”。让草山草场减负的同时,还要走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堪称“牧区的一场革命”的游牧民定居工程,让玛曲县黄河两岸的很多牧民搬进了牧民新区。这些世世代代靠放牧为生的牧民群众改变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定居下来、圈养牛羊。

  减畜不减产,禁牧不禁养,必须发展现代畜牧业。甘南将退牧还草和舍饲养殖、规模养殖、科学养殖的路子结合起来。如今,在玛曲这个没有一亩农田的纯牧业县,2400多座养殖暖棚成为草原上一道别致的风景。越来越多的牧羊人成了养殖产业的带头人。

  过去,草原上养的羊,“夏壮、秋肥、冬瘦、春乏”。“随着舍饲、圈养比例的增加,大大减少了冬春‘两乏关’期间牲畜的死亡和损伤的比率。今年第一季度,这一比率比上年同期又下降了两成多。” 甘南州畜牧兽医局畜牧科负责人后焕文说。

  “公司+合作社+农牧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新型畜牧产业方式的发展,让传统的畜牧业探索进军到了“工业化”领域。

  咬定“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擦亮“九色甘南”的金字招牌,甘南夯实“生态底色”,展开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加快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进度。一个个“藏家乐”“牧家乐”应运而生。异彩纷呈的乡村旅游,将甘南一个个原本闭塞的无名小村带向了广阔天地。

  如今,碌曲县尕秀村成了“网红打卡”之地。到尕秀村体验独具特色的藏家风情,成为一批批慕名而来游客的新选择。

  在牧区,做饭曾是妻子的事。但如今,旦正昂秀,这位大男人却成了尕秀村里的“厨艺高手”。“我今年7月开始营业,已经收入5万元了!”旦正昂秀说,他开办的央庆牧家乐收入喜人。

  良好生态带动了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反过来又促进了生态保护。

  2017年之前,旦正昂秀还是主要以放牧为生计的牧民。如今,他将原有的130头牛卖掉了80头,只剩下50头由老人在草场经营。

  如今,尕秀村已有67户村民开办了牧家乐,参与牧家乐经营的达400人。世代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开始从传统畜牧业悄然转型到旅游业,为保护草原、保护母亲河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从游牧生活到定居下来圈养牛羊,从过度放牧到草畜平衡再到主动减畜、科学养殖,从进军二产打造“中国牦牛乳都”到三产旅游业的崛起……党的十八大以来,草原绿色发展意识越发深入人心,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甘肃儿女正奋力书写黄河岸边绿色发展的壮美篇章。

  (宋振峰 洪文泉 赵梅 作者系甘肃日报社记者)

标签 - 黄河流域,治鼠,毒杂草,重返草原,鼠害综合防治
网站编辑 - 赵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