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2020年02月11日 12:22:01
来源: 洛阳日报 作者: 郑贞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今天,笔者通过认真学习这个重要讲话,谈谈对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问题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说起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起设立。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洛阳市成功举办,该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这也是自2009年继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山东济宁、河南郑州、陕西咸阳、江西景德镇、重庆大足、河北承德之后举办的第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厚重的黄河文化遗产

    广袤的面积、悠久的历史、复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黄河文化遗产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集中概括为:根和魂,以及高、大、上、密、全、特,共八个字。

    黄河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的载体,它根植于奔腾向前的九曲黄河。在大河上下、大河两岸,出现了最早的“中国人”。在大河的波涛里、在其支流伊洛瀍涧的碧溪清流间,首先产生了东方文明的烁烁灵光。从考古上发现的星罗棋布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到新石器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代代相继,最终形成二里头文化,即夏文化。这证明了文献学上,从华胥氏到三皇五帝、大禹的记载,是真实可靠的。夏商周三代的都城遗址,都在黄河流域。它们与星罗棋布的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遗址,构成黄河文化遗产最早的根脉。在这个华夏文明正源生成的时代,产生的河图洛书、儒家经典、先秦诸子学及后世的大量典籍,是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们寄托着中华民族的魂。

    在黄河流域,分布着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汉魏洛阳故城到嘉峪关,从龙门石窟到莫高窟,从二十四节气到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从古琴艺术到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它们与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众多历史名城(街区、村镇),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组成高大上、绵延万里的黄河文化遗产巍巍方阵。

    黄河文化遗产分布密集,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黄河文化遗产门类齐全,它涵盖了人类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很多黄河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唯一性,比如洛阳的中医烧伤自然疗法、中医正骨技法、雀金绣技艺、唐三彩制作工艺等,都以独特性、唯一性而享誉天下。

    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系统保护,指的是有序、科学、全面的保护,这是个庞大而长期的系统工程。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而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要做好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需要纲举目张,这个“纲”就是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工作首先是端正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有统一的行动,才能科学、全面、系统地把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的思想理论是科学辩证的。他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一切文化遗产。他多次强调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理念,既坚决禁止破坏性开发,也要防止建设性破坏。即使对文物项目的维修也要坚持保护第一、做到修旧如旧,坚持质量第一、做到进度服从质量。这一思想完全符合我国目前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

标签 - 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文化遗产,保护
网站编辑 - 徐辉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