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面着力 强化农村补“短板”措施

2020年03月03日 12:41:06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刘 瑾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从资金、土地、人才、科技、制度五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把优先保障“三农”投入作为重大引擎。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在财政收支形势趋紧背景下,国家仍把“三农”作为公共财政的支出重点,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稳定增长。可以说,给亿万农民吃下一颗“定心丸”。

  除了财政投入,乡村投资还来自于金融渠道。要带动金融投入的积极性,形成多元投入格局,需要将财政资金与金融投入有机结合起来。过去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这些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没有享受到小微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把这些列了出来。同时要求保险等金融产品进一步参与到农业保障中。

  把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作为政策突破。要发展乡村产业,不仅要有资金,还要提供“用武之地”。因为过去的工业优先、城市优先发展政策,工业、商业、房地产业等用地很多来源于农业、农村的土地,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农村三产融合的富民乡村产业反而无“地”可用。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

  不仅在指标上作出明确规定,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各类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而且明确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

  把推动人才下乡作为新动能。只有让人才愿意到农村去,到农业生产一线去,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要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到农村干事创业。有组织地动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

  推动人才下乡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要进一步健全人才管理、支持、服务的体制机制,调动广大农业农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把强化科技作为基础支撑。实现产业兴旺,需要科技支撑,保障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走科技兴农之路。要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实施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程,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当前,要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一定要重视改革的强大动力,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让农村资源要素活起来,让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迸发出来。

标签 - 三农,中央一号文件,农用地管理,农村资源
网站编辑 - 韩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