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写好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湖北答卷

2020年07月28日 13:38:28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了决定性成果。作为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经济受损最严重的省份,湖北经济重振面临着较大困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殷殷寄语,要求湖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谱写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我们要牢记嘱托、不负厚望,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奋力写好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湖北答卷。

  1.深刻领会把握“三个没有改变”的科学判断,坚定信心保持定力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面对冲击挑战,首先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三个没有改变”,是基于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对湖北发展长远大势做出的科学判断,是决胜全面小康、谱写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强大信心和坚实底气所在。从全面的眼光看,湖北具有“九省通衢、内陆腹地、战略要地”的区位优势、体系完备的产业优势、智力密集的科教优势、空间广阔劳动力充裕的要素优势以及容量巨大的市场优势,具有明显的发展潜力和综合优势。从长远的眼光看,湖北经济基本面向好,有足够的韧性消化疫情带来的暂时性阶段性负面冲击。从辩证的眼光看,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湖北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等系列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拥有武汉这一中部最大的中心城市以及“中国芯”“北斗”等一批“国之重器”。如果把这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弱项加快补起来,把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壮大起来,湖北经济一定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2.深刻领会把握育新机开新局的战略要求,加快推动疫后经济重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深刻领会把握这一战略要求,湖北必须将育新机开新局作为努力方向,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加速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确保党中央对湖北的一揽子支持政策接得住、用得好。

  第一,加快复工复产复市。一是要加快速度。截至7月1日,湖北已开工企业44358家,复工率98.8%;已到岗699.87万人,复岗率98.7%,复工复产赶上全国进度。大型门店、重点商超、重点农贸批发市场基本恢复营业,商贸交运等城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二是要畅通堵点。加快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精准施策,以更大力度帮助解决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中的各种堵点、难点问题,做好稳链、补链、强链工作,帮助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三是要创造便利。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千方百计为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创造便利条件。

  第二,全力兜住民生底线。要全面落实“六保”、实现“六稳”,在兜住基本民生底线基础上实现稳中求进。一是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出《湖北省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从8个方面出台30条具体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加快恢复发展。1—5月,湖北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与一季度相比,规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收窄19.6个百分点,5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2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收窄7.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二是全力稳住就业。湖北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支持企业减负稳岗扩就业,制定《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教育、公共卫生等人才缺口大的领域就业,全力推动湖北人和湖北产品“走出去”。三是全力兜住基本民生底线。继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更加周密地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社保、医保、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加大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帮扶力度,落实好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四是全力攻克剩余贫困壁垒。重点聚焦剩余贫困人口和防止因疫致贫返贫,出台《关于克服疫情影响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若干政策措施》《湖北省消费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措施办法,积极推动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支持湖北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的“6+1”劳务协作行动,加快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扩大扶贫公益岗位设置数量,优先安排贫困人口本地就业,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工作。

  第三,真正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重视和支持下,中央研究确定了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这是支持湖北疫后重振的政策包、激励包、加油包,是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一是要对接好这批重大项目。积极谋划5G、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冷链物流等新基建项目和交通、水利传统基建项目,争取建成一批具有全国性作用、跨区域影响、形成带动示范效应的标志性重大工程。二是要用好支持政策。抢抓政策支持窗口期,把中央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信贷资金支持用足用活。做好与国家部委的沟通工作,根据已经制定的《重点工作清单》,逐一研究、逐条落实,推动政策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

  3.深刻领会把握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目标任务,着眼长远奋发有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湖北必须牢记殷殷嘱托,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继续发扬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展现的精神面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勇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当前,湖北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仍然十分严峻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湖北加快推进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以制度供给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一是要突出制度建设这个主线,进一步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针对这次疫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湖北“放眼长远”“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6月10日,湖北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同时出台了11个配套改革方案,就是要立足于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改革的办法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努力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二是要千方百计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湖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疫后重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要全面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使营商环境成为湖北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金字招牌,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三是要充分发挥湖北自贸区的“试验田”作用。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必须借此“法宝”,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努力把自贸区“试验田”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产田”,将湖北建设成为内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第二,全力推进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湖北产业基础扎实、科教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富集,须以更大力度推进全面创新。一是着力推动产业创新。使“光芯屏端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少”变“多”、湖北传统优势产业由“多”变“强”、产业链条由“短”变“长”。培育更多行业龙头企业、更多细分领域“小巨人”企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二是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实施科技项目揭榜制,强化创新项目带动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三是着力推进金融创新。发挥天使投资、省创投引导基金的示范作用,激发社会创业投资活力,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为充足的“血液”。四是着力推动人力资源创新。努力把“楚才在鄂”的优势转化为“楚才兴鄂”的现实生产力,将湖北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第三,促进协调发展。湖北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积极适应国家政策调整变化,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人与人协调发展。一是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抓好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国科创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更好发挥武汉为龙头、“襄十随”和“宜荆荆”城市群为两翼的引领辐射作用,补齐湖北县域经济和块状经济的短板,带动湖北全域协调发展。二是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精准施策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施治推进长江大保护,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守护好湖北碧水蓝天净土。三是进一步实现人与人协调发展。积极对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享发展。

标签 - 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网站编辑 - 韩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