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

2019年08月20日 10:29:08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刘黎明 刘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进行系统阐述,深刻阐明了实现这一伟大奋斗目标的根本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切实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纲要》第十三部分开篇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这深刻指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品格和思想精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人与自然不可分割,两者相互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显而易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性,强调保护自然的主动性,这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当代化和中国化的创新成果。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广泛的实践基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人与自然互动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例如,因为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我国河西走廊、黄土高原的经济衰落。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纲要》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这深刻指明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新思路。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良好生态环境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因此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同时,良好生态环境也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蕴含着巨大社会价值。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此说,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推动绿水青山“点石成金”。建设美丽中国,既强调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但也不能让老百姓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饿着肚子保生态,形成“美丽的贫困”,必须把绿水青山的自然价值和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借助当地生态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了居民收入,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生活质量,真正打造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典样本。这些实践证明,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关键在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构建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机制。特别是在一些生态环境资源丰富又相对贫困的地区,要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处理好生产与生活的关系

  《纲要》提出,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要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这深刻指明了实现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重大意义,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强大动力。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时代必然。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长期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和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大量的环境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开发、快发展。但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上限,再也难以承载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了。时代告诉我们,建立在过度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得不偿失,必须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加快推动绿色发展观的深刻革命。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纲要》提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真正让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的伟大事业,让每个人都做践行者和推动者。

  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处理好方法和路径的关系

  《纲要》提出,要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纲要》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这深刻指明了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的客观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保障,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重要方法路径。

  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过去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认识。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因此,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彻底打破人为的按照环境要素划分的碎片化的环境管理模式。综合考虑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等各类要素,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做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最根本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以最严格的制度为保障。《纲要》提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过去,法律制度刚性不足,执行不到位,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排污主体责任未能得到有效落实。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确保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坚决依法严惩,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通过严格的执行,让各项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还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且终身追责。坚持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标签 - 纲要,根本要求,理论品格,建设成效,和谐共生
网站编辑 - 张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