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疫”也是抗“疫”重要战场

2020-03-19 作者:思力 来源:求是网

“心理防疫”也是抗“疫”重要战场

  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既要重视生理健康,也要注重心理健康。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深入北京和武汉一线考察慰问等多个场合,都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

  3月2日,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再次强调,病人心理康复需要一个过程,很多隔离在家的群众时间长了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病亡者家属也需要心理疏导。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强心理疏导工作。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无论是对患者及其家属,还是对一线医务人员和隔离群众,乃至全体人民,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如果不及时疏导和调适,就有可能演变成为这样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社会稳定隐患”。

  抗击疫情,“心理防疫”也是重要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强心理疏导工作”。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区县应当组建由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相关专业志愿者等组成的服务队,为在集中隔离点隔离的人员提供疫情认知、健康指导和心理情绪辅导,评估心理危机,开展家庭支援、社会关系修复、政策咨询及转介等服务。

  心理干预和疏导要遵循规律,发挥各专业优势,因人因时、分类施策。比如,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要加大心理支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力度;对出现心理危机的人员,要提供危机干预及精神科诊疗服务;对康复患者和隔离人员,要重点提供疫情认知、健康指导和心理情绪辅导等服务;对医务人员等一线工作者,要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减轻心理压力。

  刚来到确诊隔离病房进行治疗的患者,都有着孤独恐惧的共同特点,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重建心理防线,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一环。心理疏导关键在治心,润物无声的行动和语言会传递温暖和力量,对此很多医院都有一些“独家秘笈”。比如,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每一间隔离病房都配置了一台收音机,每天患者可以定时听舒缓的音乐,等等。这些疏导交流的方式,可以有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给患者带来温暖和力量。

  对于社会公众产生的不同程度焦虑或恐慌等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援助服务。比如,对于对疫情发展趋势存在认知偏差、产生恐慌心理的人,应引导他们客观、冷静、理性地分析疫情发展态势,增加安全感和战胜疫情的信心;对于因不了解疫情防控政策或隔离措施而产生抵触心理和过激行为的人,应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并积极配合、支持疫情防控措施,等等。

  在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防控一线的救援医护人员,他们是令人敬佩的“逆行者”,同时也是容易感染疫情和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我们要重点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要警惕一线医护人员、消防工作人员等出现替代性创伤。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等重点场所,应当创建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建立适当的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渠道,帮助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此外,参与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人员应当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遵守心理工作、社会工作服务的伦理规范、恪守职业道德,承诺严格保护受助者个人隐私、严格遵守信息发布规则。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心灵的平静守护我们战胜疫情,共克时艰。

标签 -
网站编辑 - 李丹华
评论 登录新浪微博 @求是 发表评论。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