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评论员: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2020-11-06 作者:求是网评论员 来源:求是网

求是网评论员: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目标要求,强调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一重要目标再次充分表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习近平总书记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各项工作始终一以贯之地贯穿着一条红线: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方面。”正是基于这样的深邃考虑和广泛共识,“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发展成果。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教育问题,各级政府更是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近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了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首次超过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为4.04%,自2012年以来,这一比例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极大保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贫困是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生活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承诺了就要兑现,说到就要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以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目标,打响了扶贫攻坚战,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2017年国庆刚过,一部名为《十八洞村》的电影上映,影片将湘西一个苗族小山寨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带入了人们的视野。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因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恶劣,曾是个有名的贫困村,虽然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关照,但却“年年扶贫年年贫”,村民生活长期徘徊在贫困线以下。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深入了解情况,把脉贫困原因,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从此,精准扶贫思想在十八洞村、在湖南、在全国各地,展现出恢宏的理论指导伟力。一个一个贫困硬 骨头,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人民群众不服输、不畏难的苦干实干中,成功甩掉了贫困帽子,汇成人类历史上战胜贫困的壮丽凯歌。“十三五”时期,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得到解决。中国创造的脱贫奇迹为世人惊叹!有外媒评论:“中国是世界脱贫的模范,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宝贵经验。”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立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宏伟目标。面对这一清晰可见、奋斗可得的美好蓝图,我们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更有力的举措,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推动人民生活品质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升,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过好日子的底气更足。

标签 -
网站编辑 - 徐辉冠
评论 登录新浪微博 @求是 发表评论。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